壓模地坪作為最常見的路面材料,在各大城市中可以隨地可見,其中不錯的抗沖擊性和耐磨性成為了壓模地坪的主要亮點,那么這個時候就會有人會問,壓模地坪是怎么發展到中國來的呢?它是由什么國家制作的呢?在以前的施工設計中相比現在的施工設計中有什么施工工藝呢?
河北虹彩給您詳細介紹:
壓膜地坪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5年,它是尤美國的年輕設計師Davison的巧妙設計下,從混凝土路面上的落葉印痕中其中的靈感,使得將木條制成方格化然后通過多次的嘗試在澆筑在混凝土路面上壓印圖案上,在這個背景的前提下,就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壓模地坪,引入中國后,在經過工程師的不斷的改進和創新下,更多的色彩和紋理逐漸被設計出來,同時在顏色也從最初的單體話逐漸形成了現在的顏色豐富化。
這就是壓模地坪的歷史,那么那個時候的施工跟現在一樣嗎?
其實在建筑建材的發展中,其實壓模地坪的施工基本上是沒有變化的,那么在施工過程中講究什么呢?
1、細石混凝土灰餅設置:把已經完成好的鋼筋進行標高檢測,然后在進行拉線設置上細石混凝土標高控制點上,其中尺寸為30=30,然后在安放白瓷片(收平時取出),混凝土壓模地坪的標高準確度控制在-5mm+2mm,嚴禁超高,以防突出混凝土面。
2、混凝土在砼的表面進行拉毛處理后,必須同時進行砼的收光處理,在收光處理完成后,在混凝土初凝階段完成后,加上1cm水泥漿,然后用手工鐵板將混凝土表面水砂漿抹均勻找平并拉毛表面。
3、混凝土在澆搗前,必須要嚴格的清除表面的雜質,并提前一天進行澆水濕潤,然后在進行插入式的振搗器作業,同時并配有備用(各式振搗器、振搗棒),手推車。
4、在澆搗完成后,可以撒播彩色硬化材料了,我們可以讓工人根據混凝土的硬化程度分情況和密度情況,實行至少三次以上的手工鐵板收光、找平作業,且收光操作應相互應交錯進行。
5、在進行撒播彩色硬化材料后,首先要找一個混凝土的標高檢測點,我們可以將原本混凝土表面加上膨脹螺栓固定,并留設φ12個鋼筋,其鋼筋高度的結構面為150mm,以水平儀抄平,放置+100mm線上,并于鋼筋(包括柱、墻面)上,并用紅漆進行標識。
6、在經過以上的施工我們可以完整的固定住混凝土了,這個時候就可以開始撒布脫模粉了,在進行撒播脫膜粉時,需要初凝一定階段后,其表面干燥無明顯水份的情況下,在進行大量的均勻撒布一層與硬化材料配套的脫模粉,同時彩色強化層初凝定階段表面干燥明顯水份情況均勻撒布層與強化料配套著色脫模粉。
7、撒布硬化材料:將規定用量的2/3硬化劑進行均勻的撒布,在進行初凝階段時候一定要把混凝土表面進行擦拭,在待硬化材料吸收水潤濕后用手工鐵板找平收光完成第一次作業,待硬化材料初凝至一定階段后,再進行二次的1/3材料撒布收光找平作業。
8、在進行用模具壓制圖案時,一定要保持模具固定平整,并壓制圖案,要一次成型不能重壓,實現各種設計款式、紋理和色彩。
在經過以上的的詳情的介紹,大家已經知道了壓模地坪的發展歷史,在年輕的設計師Davison的巧妙設計下壓模地坪地坪從此誕生在人們的視野中,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在施工方面上并沒有得到改變,使得這種古老的路面技術一直延伸到現在,也讓壓模地坪的抗沖擊性和抗耐磨性發揚光大。